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信息内容
详细内容页
关于印发《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的通知
索引号: 610321ZFB/2017-0804-003 公开目录: 宝陈政发 发布日期: 2017年06月16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文       号: 宝陈政发〔2017〕38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已经区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365国际娱乐

2017年6月15日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1

一、自然状况 ....................................1

二、社会经济状况.................................1

三、现状分析.....................................2

四、取得的成就...................................2

五、存在的问题...................................3

第二章 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一、必要性.......................................4

二、可行性 ......................................7

第三章 规划的依据、范围、期限.......................9

一、规划依据.....................................9

二、规划范围.....................................9

三、建设期限....................................10

第四章 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原则........................................10

三、总体目标....................................12

第五章 总体布局....................................12

一、一轴........................................12

二、两廊........................................13

三、三区........................................14

四、多点........................................15

第六章 重点工程规划................................15

一、城市森林化..................................15

二、城镇园林化..................................17

三、村庄林荫化..................................18

四、路渠林带化..................................19

五、农田林网化..................................20

六、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20

七、出入境口绿化美化............................22

八、荒山荒坡全面绿化............................22

第七章 保护规划....................................24

一、现状分析....................................24

二、保护规划....................................25

三、森林资源管护投资概算........................28

第八章 种苗规划....................................28

一、种苗需要量及年度安排........................28

二、种苗培育目标任务............................28

三、技术要求....................................29

第九章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29

一、投资概算....................................29

二、效益分析....................................30

第十章 保障措施....................................32

一、加强组织领导................................32

二、全面动员宣传................................32

三、坚持科技支撑................................33

四、加强工程管理................................33

五、拓宽融资渠道................................34

六、完善管理机制................................34

七、强化抚育管护................................35

第一章 概 况

一、自然状况

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西端,东与岐山县相连,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隔河相望,南依秦岭与太白县、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县、凤翔县接壤。地处秦岭山脉和六盘山系关山支脉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坦,海拔在507—2706米之间,区内川、塬、丘、山皆有分布。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总日照时数2208.2小时。年降水量701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霜冻、大风、冰雹等。

陈仓区地形地貌复杂,其土壤呈现出多样性。主要土类有褐土、棕壤、黄墡土、塿土、红土、淤泥土、潮土等11种。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乔木树种以天然落叶树为主,兼有常绿针叶树。天然林以栎类、桦类、山杨、华山松、侧柏为主,随海拔高度变化,林木天然分层明显。人工林以刺槐、油松、核桃、花椒、侧柏为主,下木多为落叶灌木,主要有忍冬、胡颓子、卫矛、沙棘、马蹄针、槲栎等。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等为主。区内最大的河流—渭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长达132.8公里。其主要支流有千河、金陵河、通关河、小水河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陈仓区现有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38个行政村、1581个村民小组、人口44万、总面积2057平方公里。

全区耕地面积5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5.28%,粮食种植面积86.15万亩,粮食总产量23.34万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是全市粮、油菜生产基地之一。

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64.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5.73亿元,第二产业91.93亿元,第三产业47.1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8元。

区内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中、宝成铁路纵连南北,连霍高速、宝汉高速、310国道、210省道、212省道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

三、现状分析

五年来,陈仓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已初步形成以北坡为绿色屏障、渭河川塬为绿色走廊、道路水体为绿色林网、生态城镇星罗棋布、城乡一体、内外贯穿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格局初具雏形。森林覆盖率达到51.4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1.8%、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53平方米,各项绿化指标逐年提升。

四、取得的成就

五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绿化里程620.6公里,绿化面积27.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492.6万株,通过财政投入、项目支持、义务植树、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累计投入绿色陈仓建设资金达到4.53亿元。相继建成了西宝高速、宝汉高速、西宝中线改扩建段、虢蔡路等千里绿色长廊,虢镇北坡森林公园、千渭之会湿地公园、渭河百里画廊、核桃经济林基地以及巩家泉村、坡子村、翟家坡村等一批新景观和绿化示范点;建成县功、香泉“绿色示范镇”2个,阳平镇三联村、香泉镇孙家村等“绿色示范村”41个;建成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9个,区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27个;周原镇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镇”;全区14个镇街先后被命名为“市级生态镇”,实现“市级生态镇”全覆盖;县功、赤沙等9个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绿色宝鸡”创建先进县区,2014年顺利通过 “国家森林城市”复检,2015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功,2016年荣获“省级生态区”荣誉称号。

五、存在的问题

(一)绿化建设用地矛盾突出,落实难度大。陈仓区川塬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较为紧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先后建成的北门景观林带、虢凤路景观林带、北坡森林公园等绿地、广场租地费逐年升高,而本期规划的一些重点绿化工程仍存在用地落实难的问题。因此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政策和建设的技术角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中挤出绿化用地,并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落实。

(二)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绿色陈仓已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管理保障体系,现行的政策在绿化建设、苗木培育与管护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部分机制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机制间相互促进及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绿化与城市绿化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管理割裂、城乡结合部绿化管理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三)管护措施有待加强和完善。随着绿色陈仓建设的深入推进,单靠财政投入的管护经费已明显不足,管护责任落的不实、养护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经凸现,建立健全绿化树木管护长效机制已成为今后工作中必须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四)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人才队伍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激励机制,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建设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五)林权难以落实。绿色陈仓建设绿化用地大多是租用的耕地,由于土地属性仍为耕地,不属林地范围,后期林权发证难以落实。一旦发生林木损毁案件,无法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行处理,执法操作难度大。

(六)长效投入机制还需健全。绿色陈仓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大量投入。我们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项目资金,投入渠道较单一,投入机制不健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对于持续深入推进绿色陈仓建设迫在眉睫。

第二章 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坚定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作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决策。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聚集发展后劲的优选之策。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植树造林就是创造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就是改善投资环境,就是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创业。目前,我市正处在建设关天副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时期,我区要紧跟全市步伐,把绿色陈仓建设作为增强加快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的优选之策和有效途径,进一步做优、做美、做靓生态环境,依靠生态容量扩充,带动文化、工业、区位等综合优势全面提升,凝聚加快发展新合力、新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质增效、追赶超越、跨越发展。

(二)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优化宜居环境的基础支撑。自全面推进绿色陈仓建设以来,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外地群众购房定居、置业创业。但近年持续频发的雾霾天气,警示我们的环境质量还存在差距,“全力推进降污治霾、绿化美化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建立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之上”,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必须抓好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绿色陈仓建设,高标准推进陈仓大地园林化建设,着力打造绿色陈仓、生态陈仓,让生活空间宜居舒适,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居住品位,使我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佳宜居宜业县区。

(三)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提升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依托绿色陈仓建设,持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营造了百姓宜居宜业的优越环境。核桃、苹果、花椒等经济林建设不断加快,大水川等森林旅游开发稳步推进,让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福利,增强了幸福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可以说,造林就是造福,增绿就是增收,含绿量就是含金量,造林绿化的过程就是积累社会财富的过程,就是改善民生。

(四)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实施绿色陈仓建设工程,提高国土绿化水平,构建功能完备的国土绿化体系,是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的战略举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五)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富强美丽新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深入开展绿色陈仓建设,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省政府提出建设“山、水、塬、林、城”融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化城市、市政府提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需要。绿色陈仓建设是“富强美丽新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美丽”新城区,生态环境是保障,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造林绿化,全面推进绿色陈仓建设,才能提高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我区乃至全市的环境吸引力才能走在西部前列,投资、人居两相宜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六)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是满足人们生态文化消费的必要选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文化需要日益高涨,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等活动需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可行性

(一)从中央到地方对生态建设的全面部署是方向。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省上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将我省打造成“西部宜居生态强省”,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奋斗目标,区第三次党代会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工作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从中央到地方都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为实施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我市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机遇。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全市人民勾画出“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宏伟蓝图,其中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后五年,也是我区追赶超越发展,全面推进“富强美丽新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宝鸡大城市建设东扩步伐的全面提速,实现与市区绿色高标准对接,陈仓发展空间宽阔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些都为建设绿色生态陈仓提供了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

(三)我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前期绿化建设成果是基础。陈仓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较充足,境内植物类型繁多,植被类型复杂,有种子植物2000多种,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种质基因库。我们通过实施绿色陈仓一、二期绿化和“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累计完成绿化造林58.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1.42%,初步实现了八大园林化建设目标,陈仓绿化大格局已经显现,这为进一步建设绿色生态陈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积极参与是源动。2017年1月,区三届一次人代会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的决议》,再次将我区的造林绿化工作上升为政府意志,全面部署。区委、区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绿色陈仓建设投资力度。同时,通过前期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宣传,全民生态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义务植树尽责率不断提高,“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良好态势为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五)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和广大群众生活需求是平台。在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建设森林城市以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公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尤为迫切。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将更趋多样化,人民对林产品的需求丰富而多样,如干鲜果品、花卉、林特产品、中药材、森林食品等需求量日益增大,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这为建设绿色陈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六)丰富的园林绿化经验和高素质的绿化队伍是保障。近年来,陈仓区通过积极实施国家林业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绿色陈仓一、二期工程建设和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绿色宝鸡”创建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经验,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造林绿化技术人才,为建设绿色生态陈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三章 依据、范围、期限

一、规划依据

(一)《城市绿化条例》(1992)

(二)《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CJJ/T82-99

(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12)

(四)《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

(五)《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

(六)《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七)其它相关规定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包括全区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全部范围,国土总面积2057km2(不含高新区整建制托管的4镇)。

三、建设期限

2017年—2021年。

第四章 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区三届一次人代会《关于全面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的决议》精神,创新机制,巩固绿色陈仓一期、二期建设成果;以城区、镇区、村庄、交通沿线、河流两岸、出入境口等重要节点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全区动员,全民动手,推动绿色陈仓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为推动我区追赶超越发展,加快建成富强美丽新城区提供良好生态基础支撑。

二、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的原则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在增加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国土绿化水平和适地适树的前提下,优化结构,巩固提高绿化美化成果,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将资源保护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实事求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造林绿化目标要求,全面调查待绿化的土地资源,实事求是地落实造林绿化任务,精心编制涵盖城、镇、村、交通干线、河流水系、台塬坡面、出入境口、旅游景区和相关部门的绿化总体规划。根据重点绿化工程建设规模、种苗供应能力以及资金、绿化用地、人力资源状况,合理安排年度绿色陈仓建设计划,稳步高效推进绿色陈仓建设进程。

(三)坚持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彰显地域特色的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做好与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城镇、交通、水利和林业等发展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筹规划。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围绕总体目标,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的基础上,抓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注重园林绿化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加强城郊森林、城区园林和乡村绿化,强化古树名木、名胜古迹林的保护,打造彰显陈仓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构建人文与森林景观相结合的陈仓特色生态体系。

(四)坚持技术支撑、科学营造、节约绿化的原则

积极推广应用节财、节水、节地的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选择绿化树种,多用低成本、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科学配置花草树木,降低绿化建设和养护成本。

(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专业施工的原则

绿色陈仓建设工作由区政府总指导,科学制定规划,认真编制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区委农工部、区林业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财政局、文广局、园林环卫处、牵头负责,组织国有林场、绿化公司等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各镇街负责落实绿化用地、环境保障等,全力推动造林绿化工作。

三、总体目标

在保护好现有绿化树木和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建设精品,到2021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2.1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063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道路绿化率95%以上。实现城镇绿化提升、农村绿化覆盖和重点区域绿化延伸,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总体布局

绿色陈仓建设三期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廊”、“三区”、“多点”。

一、一轴

“一轴”指以陈仓区中心地带向东西延伸的城市化地带及周边生态保障建设区。该区域是全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最快、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生态区位重要。目前,该区域仍旧处于“建筑优先,绿地填空”这种较为落后的发展模式中,现有绿地呈斑块状、零星分布于城市规划区当中,绿地生态系统极不完整,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绿色陈仓建设的不断延续和深入,来对现有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随着城市发展,区域内建设用地日益匮乏,利用新的建设用地来建设大型绿地几乎已无可能。只有通过对旧城区建筑组团的整改,发掘可以为绿地建设所用的土地,增加真实有效的人均绿地面积。一是在现有平面空间内通过拆旧建绿、破硬建绿等措施扩大绿化面积。充分利用边角隙地见缝插针地建设“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也能给周边居民提供放松的好去处。二是大规模开发利用立体的空间资源扩大绿化面积。在城市平面空间内绿地面积难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是现代城市绿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在建筑物的立面上面嵌入活性高的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利用建筑物顶部空间建设屋顶花园等措施,迅速增加绿化面积,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空间景观,减轻雾霾危害。

二、两廊

以渭河湿地生态景观长廊和渭河北坡森林景观长廊为骨架,通过植树造林完善林带布局,优化植物群落结构,为城市化地带构筑安全、靓丽的南北两道生态屏障。

渭河湿地生态景观长廊:积极跟进渭河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坚持河道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高标准绿化美化护堤地、滩涂地;坚持治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滨河高效农业、果品蔬菜、苗木花卉等绿色观光园、生态产业园,打造 “生态、文化、景观”长廊。

渭河北坡森林景观长廊:位于渭河川道和渭北台塬的交汇地带,东西长25公里。该区域属强阳坡,干旱瘠薄,植被稀少,坡面地貌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紧邻城区,其生态状况对城市良好环境的形成意义重大。目前以北坡森林公园建设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已经大见成效,今后在城区段增加彩叶植物片林,完善休闲设施,提高景观效果;在城区以东段通过封育、改造、退耕还林等人工促进更新措施,进一步扩大有林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三、三区

“三区”指西部山区、西北部丘陵区和川塬地区。凤阁岭、拓石、坪头、香泉、赤沙5镇属西部山区,全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于该区域,森林植被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作用明显,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和经济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贾村、县功、新街3镇属西北部丘陵区,该区域植被分布边缘化,靠山区部分密集、近川塬部分稀疏,地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对于该区域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项目,因地制宜的营造经济林和防护林,减少水土流失。周原、慕仪、阳平、东关、虢镇、千渭6个镇街属川塬地区,该区域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对于川塬地区,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相结合,完善道路林网、农田林网、水系林网,建设单侧不低于两行的防护林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环境抗灾能力,大力改善工农业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

四、多点

“多点”主要指道路、水系网络的重要节点及镇村绿地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抓手,以路渠林带化、村庄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为目标,深入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四旁植树、街道绿地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对路、水廊道的重要节点(包含出入境口)进行景观改造和提升,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六章 重点工程规划

绿色陈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通过不断巩固阶段成果来实现“宜居宜业靓丽陈仓、山青水秀美丽陈仓”的战略目标。今后五年,以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八项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一、城市森林化

(一)建设目标

到202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建设来增加平面空间的绿化面积,通过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来增加立面空间的绿化面积,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对道路、景区的绿化改造,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更趋合理、功能日臻完善、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特色彰显。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1.公园绿地:新建7处公园绿地,分别是西堡游园(8亩)、西环广场(23.6亩)、陈仓中心绿地广场(269亩)、陈仓体育广场(89.4亩)、虢镇火车站广场(11.3亩)、东环路广场(36.3亩)、工业园区游园(12亩);在各主要居住区新建社区绿地300亩。

2.防护绿地: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新建街旁绿地200亩;在东新路、北开路、科技一路、科技二路、水莲西路、陇海北路、大众路、啤酒南路、和平路、虢蔡路、南环路以南等道路建设防护绿地15.7公里,面积71亩。

3.其它绿地:充分利用建筑物立面、屋顶等空间进行垂直绿化;充分利用边角隙地建设口袋公园,新建生产绿地及其它绿地250亩。

4.旅游景区绿化: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改造提升,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完成大水川、吴山、安坪沟、北坡旅游景区绿化4450亩,形成集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林特产经济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建设重点:陈仓中心绿地广场、陈仓体育广场、大水川旅游度假区、吴山森林公园、虢镇北坡森林公园。

(三)技术要求

1.树种选择:以关中地区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增加城市森林近自然度,广泛推广栽植市树、市花,使城市森林乡土树种比例达到80%以上。对于人口密集、空间狭小的城区,以病虫少、生长较为缓慢且耐修剪的中槐、银杏、樱花、红叶李、白皮松、紫薇等为主;对于旅游景区以雪松、油松、华山松、法桐、梧桐、玉兰、七叶树等为主。

2.少量引进大规格苗木,适量增植灌木,提高城市绿量。

3.破硬植绿、拆墙透绿,增加垂直绿化面积。

4.对旅游区、森林公园按划定区域进行封山育林,设置宣传牌、警示牌、彩色围栏限制人为活动。通过补植、人工造林促进天然更新,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并对残次林分、遭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林分按照《森林经营规程》进行疏伐、抚育和改造,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建围栏养护。

二、城镇园林化

(一)建设目标

到2021年,各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城镇森林化生态环境初步形成。

(二)建设范围及要求

全区11个镇建成区新建绿地230亩,驻镇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普遍达到32%以上;改、扩建单位及新建单位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居住区绿化覆盖率不少于26%;各镇周围建成不小于50亩的环镇林带。

(三)技术要求

1.选择乡土特色树种,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文化魅力。

2.乔灌草合理布局,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

3.镇区主要街道破硬植绿、拆墙透绿。

三、村庄林荫化

(一)建设目标

对全区所有村庄进行绿化全覆盖和改造提升,到2021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50%以上的村达到市、区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在全区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近临城镇,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新增绿化面积4898亩,包括环村林带建设、街巷、村道、宅旁及庭院绿化美化。

(三)技术要求

1.村庄绿化以经济和用材树种为主,并搭配景观树种和低矮观赏灌木。选择树种根据地域不同为楸树、国槐、柳树、银杏、柿树、香椿、核桃、枫杨、黄连木、樱桃、杜仲、石榴等。

2.农田林网建设选择兼有防护和经济效益的速生绿化树种,如杨树、柳树、女贞、国槐、泡桐等。生产路、渠两边各栽1-2行乔木树种。

四、路渠林带化

(一)建设目标

对区域内13条主要公路进行绿化改造提升,绿化里程168.8公里,绿化面积1123亩,使之成为连接各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绿色通道;对冯干渠、引渭渠进行绿化提升,绿化里程14公里,面积126亩。到2021年,全区道路、水渠绿化率达到95%以上,形成完整的区域绿色网络。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1.道路绿化:西宝中线改扩建西段和虢蔡路东段南侧新建10米宽幅景观林带;底县路、上灵路、虢亚路、阳蔡南线、香泉街道改线两侧10米范围内进行绿化改造,并充分利用路口节点及边角隙地进行景观提升;西宝中线改扩建中段、渭北环线沿线充分利用路口节点及边角隙地进行景观提升;桥南路、王北路、广牛路、杜钟路、上龙路、莲魏路、周高路、鸭建路、通凤路、拓望路、县功滨河大道每侧5米范围进行绿化补植改造提高,通过补植和改造,完善我区道路林网骨架。

2.干渠绿化:在冯干渠、引渭渠两侧各栽植1-2行树木进行绿化,绿化面积126亩。

建设重点:西宝中线改扩建西段、桥南路、虢蔡路东段、县功滨河大道、虢亚路绿化工程。

(三)技术要求

1.大坑穴或开槽整地,大规格苗木造林。

2.合理混交,增强林分抗逆性,提升林带景观效果。如针阔混交、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乔灌混交、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混交、景观防护林与经济林混交等。

3.植树3年内适时灌水、除草,加强养护,提高树木成活率。

4.选用乡土树种、抗旱树种。

五、农田林网化

(一)建设目标

按照200-300亩为一个方格的标准,对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路、农田灌溉渠进行全面绿化美化。到2021年,全区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以上。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等项目,新建农田林网绿化面积1067亩。

(三)技术要求

1.农田林网及路渠绿化以尖削度大、冠形紧凑的速生用材树种或经济树种为主,一般要求路渠两侧各栽植1行树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栽植2行以上树木,但在空间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栽植1行树木,南北走向路渠栽在西侧,东西走向植于南侧,树种可以选择杨树、水杉、桧柏、女贞、红叶李、千头椿等。

2.合理混交、提高林网的抗逆性与减灾能力。

六、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

(一)建设目标

到2021年,对区域内渭河、千河、金陵河等重点水系进行景观绿化提升,新建防护林带162.6公里,面积2861亩,形成集防护、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水系网络。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1.渭河绿化:全长132公里,绿化面积1930亩。其中千河以东(凤凰大桥)至岐山段(法士特大桥)25公里,以渭河百里画廊建设为引领,在河堤北岸营造30—50米护堤景观林带(城防段50米宽,农防段30米宽);堤顶结合防洪抢险车道建设,栽植大规格绿化树木营造堤防景观,堤防边坡种植宿根草本及花卉;对滩涂地种植芒荻、芦苇等水生植物进行绿化。宝鸡以西段108公里,两岸营造总宽幅平均5米护岸林带。

2.千河绿化:对千河沿岸结合千渭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右岸营造宽50米景观防护林带,绿化总长度7.5公里,绿化面积400亩。

3.金陵河绿化:对金陵河结合堤防防洪安保工程,两岸营造宽30米防浪护岸林带,绿化总长度9公里,绿化面积405亩。

建设重点:渭河川塬段绿化工程。

(三)技术要求

1.树种以杨、柳为主,适当混交水杉、女贞、红叶李、圆柏等;边坡草本以多年生禾本科宿根草本为主;滩涂地以芒荻类、芦苇、荷花等为主。

2.水系沿岸绿化以乔灌结合为主,提高森林保持水土和护岸、防浪功能。

3.鱼鳞坑或小坑穴整地,减少自然植被破坏。

4.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提高绿化治理效果。

七、出入境口绿化美化

(一)建设目标

到2021年,对以路网为骨架与外地市和县区交接的西宝高速、宝汉高速、西宝中线、渭北环线、虢凤路、千凤路、宝平路、310国道8条主要道路的出入境口节点及渭河直观坡面、千阳岭直观坡面进行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650亩。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1.对西宝中线、渭北环线、虢凤路、千凤路、宝平路、310国道的出入境口节点按照每处不低于1000平方米面积进行绿化美化,通过改造和提升,扮靓陈仓门户景观。

2.在渭河西大门直观坡面及千阳岭直观坡面营造水土保持林500亩。

(三)技术要求

出入境口节点选择乡土特色树种,适当点缀大规格苗木,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乔灌草,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文化魅力。直观坡面以耐旱、耐瘠薄的侧柏、油松、刺槐、元宝枫等为主,台田地段地埂边栽植油松,内侧栽植刺槐、元宝枫或经济树木。

八、荒山荒坡全面绿化

陈仓区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南部的秦岭林区和西北部的关山林区,约75%左右的天然林已被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界定为生态公益林。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外援项目和国家林业重点项目建设营造了40余万亩人工林,全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农业(鲜果经济林)、水利(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对宜林荒山荒坡全面绿化,加快改善陈仓区域生态环境。

(一)建设目标

到2021年,依托重点工程项目,新增造林和绿化面积10.1万亩,实现全区宜林荒山荒坡全绿化。

(二)建设范围及内容

在西部山区、丘陵区各镇及八里庄、坪头、冯家河、凤阁岭四个国有林场,营造生态公益林9.1万亩(含干杂果经济林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5万亩,三北防护林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1.6万亩;营造鲜果经济林1万亩。

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

(三)技术要求

1.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措施,强化“封、护、育、造”四个环节,对项目实施区的宜林地进行人工造林,适地适树选择造林树种,高标准造林,提高成活率,加强幼林抚育,确保栽一片,成一片。对边远山区,天然更新不良,不适宜于人工造林的集中连片宜林地,有计划地实施飞播造林。对宜林地、疏林地、低质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按区域进行封山育林,落实封禁措施和育林措施,设置封育碑(牌)、围栏,限制人畜活动,通过补植、人工造林促进天然更新,达到封育目标。

2.荒山造林选择耐干旱、瘠薄的树种,可以选择油松、华山松、刺槐、元宝枫、红椿等。经济林栽植以有机苹果、花椒、核桃为主,品种要选择纯正优良品系,做到良种壮苗。

3.对现有低产经济林、低质品种进行改造提高和抚育,促进丰产。新建果园科学栽培,田间精细耕作,集约化管理。

第七章 保护规划

一、现状分析

陈仓区现有林地203万亩,其中:国有林地101万亩,集体林地102万亩,其管护工作主要由4个国有林场及4个集体林管护站承担。国有林场现有在职职工 173人,人均管护面积1.14万亩。全区在林区主要出入口设置森林资源管护站23处。而目前,林区一线管护的人员比较少,防火瞭望台等先进防火监测设施不足,林区道路四通八达,且西部山区7镇的大部分村庄处于林区内,林区内人为活动频繁,火灾、采矿等人为破坏、牛羊危害等隐患仍旧存在,天然林管护的任务重、难度大。

绿色陈仓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8.9万亩。2012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区绿化树木管护考核办法(试行)》、《陈仓区林业局重点绿化工程养护工作考核办法》,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各镇(街)和国有林场,并根据承担任务的大小和考核情况,拨付管护和防火工作经费。近年来,随着绿色陈仓建设,绿化区域和重点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管护任务重,难度大,实行属地管理后,由于管护经费少,各镇街没有专职管护人员,仍出现“三夏”、“三秋”等管护的关键时期有人管,平时没人管;重点工程有人管,一般造林没人管的现象。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管护是巩固绿色陈仓建设成果的关键,是今后绿色陈仓建设的重中之重。本工程建设中必须强化管护,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绿化树木管护长效机制,夯实镇街日常管护责任,完善各种管护考核办法,加强护林人员岗位培训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管护巡查力度和毁树毁林案件查处力度,全力巩固绿化成果。

二、保护规划

(一)制度建设

1.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绿化树木管护考核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和法制观念。

2.完善制度。在总结一、二期工程建设管护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绿化树木管护考核办法”、“森林防火预案”等制度,各镇街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护考核办法、规章制度、乡规民约,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3.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基层管护站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护林员手机电信网络“外勤助手”平台管理,对基层林场管护站日常考勤及护林员巡山管护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考核。加强镇街护林人员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全区森林资源和绿化树木管护工作水平。

4.严格执法。区森林公安和林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绿化树木和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全力巩固绿化成果。

5.强化督查考核。区政府将绿化树木管护工作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各镇(街)、各村逐级签订树木管护责任书,逐级落实管护责任,严格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区监察局、区考核办在“三秋”、“三夏”等管护关键时期到重点区域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工作动态,对管护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和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的进行通报,确保管护工作取得实效。

(二)设施建设

1.森林防火

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二期工程建设的森林防火工作。强化护林员的责任意识,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布区和一二期建设重点工程外围设置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林火阻隔道。

(1)在林区交通较为便利,人员活动频繁、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瞭望塔等防火基础设施,加强森林防火监测。投资100.05万元,在坪头镇新建森林防火专业队营房和防火物资储备库,总建筑面积623平方米;投资20.21万元,在香泉镇大水川景区西梁顶新建瞭望塔1座,面积77.8平方米;投资40万元,在香泉镇方山塬新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

(2)在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区及绿色陈仓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区周边明显处,如山口、路口、河流交叉点等处投资9万元,新建护林防火宣传牌30座。

(3)积极争取森林防火项目,投资100万元,为镇街和林场配备灭火机、灭火木桩、灭火炮、电台、对讲机、运兵车、油锯等扑火物资设备。

2.森林、树木管护

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守林地和森林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征占用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地。工程建设项目需征占用林地的,应当进行林地征占用可行性研究,并作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会造成不利和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得列入征占用计划。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破坏毁坏绿化树木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组建专业扑火队伍,全区成立20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形成较完整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体系,进一步加大森林火灾案件的侦办力度,有效遏制森林火灾案件发生。各镇街成立5—7人的树木巡查管护队伍,专人负责,加强巡逻检查和绿化树木疫情、灾情的检测和预警,确保绿化成果。

3.森林病虫害防治

依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二期建设重点工程的树木病虫害检疫和防治工作。区森防站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培训和新技术推广,重点抓好侧柏叶枯病集中防治、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控,以及华山松大小蠹、天牛、吉丁虫、松叶蜂、银杏大蚕蛾等监测预报预防工作。全区按区域、面积设置森林病虫害观测点8处,专人负责,定期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三、森林资源管护投资概算

全区203万亩森林资源每年管护需投资1500万元,规划期内管护总投资7500万元。

第八章 种苗规划

一、种苗需要量及年度安排

搞好种苗建设,提供良种壮苗,是保证绿色陈仓三期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

本工程建设从2017年到2021年共需各类绿化苗木1063万株,其中:乔木181万株,灌木882万株。

年度用苗计划:

2017年257万株(乔木44万株,灌木213万株);

2018年218万株(乔木37万株,灌木181万株);

2019年205万株(乔木35万株,灌木170万株);

2020年171万株(乔木29万株,灌木142万株);

2021年212万株(乔木36万株,灌木176万株)。

二、种苗培育目标任务

目前我区现有苗木花卉育苗面积6800亩。根据省市《关于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规划从2017年开始按照 “一线、二区、三园、四品牌”的产业发展战略格局,建设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一线”即关中西府花木林果风景线;“二区”即两个生态绿化苗木培育区。“三园”即苗木花卉产业园、景观苗木花卉观赏园、经济林苗木培育园。“四品牌”即着力打造白皮松、红豆杉、花椒、景观花卉苗木等四大品牌。

2017年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6200亩,苗木花卉生产总面积达到1.3万亩,到2020年总面积突破2万亩,年产值突破4亿元。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市重要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

三、技术要求

所有用于本工程造林绿化的苗木必须具备“两证一签”,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对于城镇、道路、主要景点等绿化要选用优质大规格苗造林绿化。

第九章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概算

(一)概算依据

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投资经济指标,根据当地苗木、物料等市场价格和实际造林投劳用工折价,计算各工程项目直接投资定额,包括苗木、物料、造林、补植、抚育、管护、灾害防护等定额费用。各工程项目投资单价为直接投资定额和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科技支撑等费用定额的总和。具体是城市森林化5万元/亩,城镇园林化3万元/亩,村庄林荫化0.8万元/亩,路渠林带化0.4万元/亩,河流湿地景观化0.6万元/亩,农田林网化0.4万元/亩,出入境口优美化0.4万元/亩,荒山荒坡绿化0.1万元/亩,国家项目投资指争取的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投资,财政投资指区级财政投资,社会投资指造林投劳用工折价、全民义务植树及社会各界捐赠援助等。

(二)工程总投资

绿色陈仓“园林八化”工程概算总投资50492万元,其中:城市森林化28545万元,占投资56.5%,城镇园林化4362万元,占投资8.64%,村庄林荫化3918.4万元,占投资7.76%,路渠林带化499.6万元,占投资1.1%,河流湿地景观化1716.6万元,占投资3.4%,农田林网化426.8万元,占投资0.8%,出入境口优美化803.6万元,占投资1.6%,荒山荒坡绿化10220万元,占投资20.2%。

(三)资金来源

国家项目投资31204.06万元,占投资的61.8%;财政投资7500万元,占投资的14.9%;社会投资11787.94万元,占投资的23.3%。

二、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体现在森林树木的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

1.水土保持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可降低风速50%。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据陈仓区水利部门监测,按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93.6平方公里计算,侵蚀模数平均为1500吨/平方公里·年。三期新增的生态林、防护林保土能力将增加6.6万吨/年。

2.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0.7吨。工程建设后,新增林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088吨,释放氧气5661.7吨,改善了空气质量,降低了空气污染。

3.防护效益

森林或林带通过对风速、温度、湿度等调节,具有改善区域小气候的作用。据测定,林网可消弱1米/秒风速,相当于提高土壤湿度1.2%,增产粮食10%。工程实施后,陈仓区森林生态网络较为完善,将能有效防止干热风的危害,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经济效益

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工程的完成主要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项目建成后,进入盛果期,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年产值超过1亿元;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林副产品采集加工等项目也将为山区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九龙山、灵宝峡、大水川森林公园建成开园后,已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年森林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到2021年,虢镇北坡森林公园、吴山森林公园开发建成后,森林旅游收入将大幅提高,有力地促进陈仓绿色经济发展。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绿色陈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绿色陈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创建“最具幸福感城市”、建设“富强美丽新城区”、实现追赶超越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绿色陈仓建设。区政府加强对绿色陈仓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实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专人负责绿化工作。区绿建办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绿化建设工作;各牵头部门负责编制本单位年度计划,并按照计划分年度实施;各镇街组织、配合各单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二、全面动员宣传

进一步加大绿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宣传区人大《决议》精神,积极开展有关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生态科普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力求普及面广、宣传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爱绿、植绿、护绿意识;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自然人以捐资、认养、共建等形式参与绿化建设,倡导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公益性造林绿化活动。通过宣传、动员、教育,促使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生态环境忧患意识,进而自觉投身绿色陈仓建设行列,形成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绿色陈仓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科技支撑

在绿化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截杆封口、叶面喷水、地膜覆盖、疏枝整形等抗旱造林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实施方案,加强林业、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健全造林绿化科技服务体系,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引进新技术,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高科技人员建立示范点,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科技承包,着力提高造林绿化成效,建设精品绿化工程。强化区林学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职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增强科技支撑力度。同时,积极借鉴学习外地成功的园林绿化经验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整体绿化水平和档次。

四、加强工程管理

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设计,对重点绿化工程聘请技术顾问,咨询有关专家,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操作细则,确保建成精品工程;坚持精细化管理,采取工程财务预算报账制、绿化苗木询价制、工程定额管理制、绿化项目审计制、建设单位目标考核制、绿化树木属地管护制等办法;采用专业队造林和园林绿化公司承建相结合,严把规划设计、苗木调剂、整地栽植、浇水抚育各个环节;坚持技术人员现场跟踪指导,采取现场纠错、发技术整改建议函等办法,指导监督绿化施工建设。切实加强绿化工程建设过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

五、拓宽融资渠道

继续坚持“财政投入为引导,项目资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区财政每年预算列支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绿化工程的用地落实和苗木、工程费的补助。在保证财政对绿色陈仓建设投入的同时,不断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实行行业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向造林绿化方面倾斜;认真落实“谁开发投入、谁所有受益”的政策,鼓励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投资发展造林绿化,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鼓励通过企业、社会团体捐款、冠名赞助、企地共建和个人、社团认种认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陈仓建设,创新社会办绿化的路子,多渠道、多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化事业。

六、完善管理机制

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新方式、新方法,结合林权改革、林地保护利用,建立农户造林补偿机制;实行部门造林绿化责任制和区级领导、部门包镇街、包工程造林绿化责任制,积极吸引大户承包绿化荒山荒坡;对绿色陈仓建设重点绿化工程实行公开招标,以提升造林质量和绿化效果;继续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绿化工程招投标、管护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不断完善造林绿化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绿色陈仓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植树基地化管理;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多种形式,落实绿化用地,切实维护林地、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全力保障绿色陈仓建设持续、有序、有力开展。

七、强化抚育管护

建立健全和形成政府组织考核评比、牵头部门督查指导、各镇街负责实施、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专职护林员属地管护与重点区域重点管护相结合的管护机制。一是加强管护宣传,提高管护意识。在交通要道上制作醒目的管护宣传牌,定期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管护通告;通过电视、简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对管护工作开展好的进行表扬、差的曝光;利用宣传车、报纸、电视专栏、手机信息等方式重点加强“三夏”、“三秋”和冬季护林防火的管护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管护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爱绿护绿责任意识、自觉意识。二是落实管护责任,明确管护任务。牵头部门负责所承担和分管区域的绿化树木管护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各镇街具体负责属地范围内树木管护工作的实施、检查和指导,与管护人员签定责任书,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做到任务明确、奖罚分明。三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按照管护考核结果,每年给管护责任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调动各部门、各镇街管护积极性。四是强化管护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区绿建办严格对照绿化树木管护考核细则,坚持每周巡查、每季度考核打分、全年汇总考评。五是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建立严密的举报网络和规范的举报奖励机制。严厉查处乱砍滥伐、秸秆焚烧毁树等违法案件,采取行政和经济措施并用的办法,对破坏树木的违法行为,坚决从严从快处理。逐步建立持续、稳定、完善、高效的树木管护运转体系,提高和巩固绿色陈仓建设成果。